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tue apr 07 19:46:27 cst 2015

灊县县衙后院那座凉亭中,曹昂仍跽坐于席上,一手持羽扇,一手拿棋子和曹操对奕。

亭外,骄阳似火。不远处的槐树上,知了不住地叫着,为这炎炎夏日添了几分情趣。

曹昂轻摇羽扇,给自己降温,同时在棋案上摆开一条大龙,和曹操杀得难解难分。

曹操也不时摇摇手中扇子,并频频从棋盒中拿起一枚枚玲珑玉子,将曹昂的那条大龙围住。

曹昂见状,连忙发起数次劫争,想要扭转战局。

曹操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将曹昂的数次劫争一一化解。

曹昂有些懊恼,叹道:“孩儿的棋艺还是比不过父亲!”

曹操捻须笑道:“我儿不必懊恼,你的棋艺跟以前比,还是大有长进的。”

“是吗?”曹昂还是有些不自信。

“是的。”曹操道,“以前你跟孤下棋,都是不到五十手就败。这回居然能撑百余手!不错,有长进!”

“多谢父亲夸奖!”曹昂又找回了一丝自信,左手摇羽扇,右手握枚白子,望望棋盘,思索良久,最终将棋子轻轻放在棋盘的天元上。

这棋局,一下子又活了。

曹操似乎有些意外,笑道:“想到不到我儿居然知道应该怎么起死回生啊!”

曹昂谦卑一笑,道:“这是父亲以前教孩儿的。”

“好!好!好!”曹操不由惊叹连连。

父子两人又对奕了数十手,曹昂仍然战败。

少顷,只见曹操边将黑子收回棋盒边说道:“不久前车胄战死,徐州刺史一职空缺。孤打算安排一人为刺史,往镇徐州。我儿觉得孤让谁担当此任为好?”

“元让叔父曾在陈留和济阴当太守,资历深厚,现任河南尹,颇有政绩。父亲何不让他出任徐州刺史?”曹昂一边说着,一边将自己的白子收入棋盒。

“元让不能去徐州任刺史。”

“为何?”

“现在敖仓那边离不开他。”

“韩元嗣文武双全,曾建议父亲屯田积累军资,由此可见这人颇有政经之才。父亲可让他担任刺史,往镇徐州。”

曹操摇摇头:“孤行军征战,身边不能长期没有韩护军。”

曹昂思索片刻,又道:“吕子恪和满伯宁都和韩元嗣一样文武双全,尤其善于理政。父亲让他们两人中的一个去徐州如何?”

曹操仍然摇头:“吕、满二人年纪太轻资历太浅,只怕镇不住徐州那帮地头蛇,不合适。”

“伯达姑父如何?”

曹昂口中那位“伯达姑父”便是任峻,伯达是他的表字。那任峻是曹操堂妹夫,曹昂的姑父,不久前被任命为典农中郎将,负责在许下屯田。曹昂知道他是个人才,加之又是自己的姑父,便想把他推出来做徐州刺史。

曹操闻言,还是摇头:“孤觉得任伯达更适合留在许都负责屯田事宜。”

曹昂又想出一个人来,对曹操道:“董公仁一代政经奇才,曾多次替父亲谋划。又历任朝廷要职,资历和经验都十分深厚。孩儿觉得父亲调他到徐州任刺史,是再适合不过了。”

曹操捻须笑道:“正合孤意。”

正说话间,曹仁已然领着徐璆进了县衙后院,赶到凉亭附近。

曹昂早已瞧见,连忙和曹操一道起身往迎。

那徐璆约莫四十来岁年纪,一袭青衫,背上背着个黄色大包裹。走到曹操面前,施了一礼,口称:“孟德兄,多年不见,别来无恙?”

曹操笑容满面,回了一礼,口里说道:“孤甚安,劳孟玉挂念。”又问他:“阁下怎么现在才来见孤?”

徐璆道:“在下以前被袁术所困,不能脱身。所幸昨晚抓住了一个机会,得以离开贼营,前来面见阁下。”

曹操“哦”了一声,道:“这里不是说话处,孟玉随孤到凉亭中一叙如何?”

徐璆说了声好,随曹操、曹昂、曹仁三人来到凉亭中。

曹操请徐璆在棋案一边跽坐,自己在他对面席地而坐,又让曹昂、曹仁分别坐在棋案另外两边陪客。

徐璆这时望望曹昂,然后转过头来问曹操:“这位莫非是令郎曹子修?”

曹操笑道:“不错,他正是犬子曹昂。”又手指徐璆,对曹昂道:“这是徐叔叔。”

曹昂对徐璆拱了拱手:“见过徐叔叔。”

徐璆连忙回礼:“子修长这么大了!在下二十三年前到洛阳拜访尊祖父和令尊时,贤侄还是个刚出生不久的小娃娃,还不会说话哩。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就是二十多年,当年的小娃娃已经长成了个英姿俊伟,气度不凡的年轻后生了。”

曹昂笑道:“徐叔叔谬赞,什么英姿俊伟,什么气度不凡,这样的美誉小侄承受不起。”

徐璆、曹操和曹仁三人闻言,都哈哈一笑。

曹操笑罢,问徐璆:“阁下离开贼营的时候,袁术那边的情形如何?”

“袁术已死,玉玺也被在下夺得。”徐璆边解行李边将袁术吐血而死的事儿跟曹操说了。

曹昂、曹操和曹仁三人听到袁术去世的消息,都十分震惊。

少顷,只听见曹操叹道:“袁术那厮,奢侈荒淫无度,最后竟落到个索蜜水解渴而不可得的地步,真是可悲,可叹!”

徐璆把背上包裹放到棋案上解开,从里面拿出一个朱红色铁制小匣以及两块印绶放到曹操面前。口里说道:“铁匣中所装之物就是传国玉玺。这两枚印绶分别是汝南太守和东海相之印,是朝廷当年授予在下的,现在在下将它们和玉玺一道交还朝廷。”

曹操讶然道:“孟玉身陷贼营,居然还保存着这两枚印绶?”

“从前苏武被困于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在下替朝廷保存几年印绶又算得了什么?”

曹操闻言,禁不住赞叹一番。

少焉,他将铁匣打开,随即从里面取出玉玺,观赏良久。

曹昂眼前一亮,情不自禁地伸长脖子,要看那玉玺。

只见那玉玺大约四寸见方,背上镌五龙交纽。一角已然崩坏,被人用黄金镶嵌。正面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书大字,为秦朝丞相李斯所书。

传说春秋时有名唤卞和之人在山中得到一块璞玉,献于楚王。楚王令人加工雕琢成宝玉。

这块玉璧在乱世中多次异主,先后被赵国宦官缪贤、赵惠文王赵何所得,最后落入秦王嬴政之手。

秦王政统一六国后,自称始皇帝,并命咸阳工匠将玉璧雕琢为玺,又让李斯在玺上刻字。至此,传国玉玺正式成形。

秦末时,汉高祖刘邦攻入关中,秦皇嬴子婴捧玉玺至汉军营中请降。刘邦欣然答应,并将玉玺收为己有。


页面连接:http://www.stokercon2017.com/view_0_jm1am/vajneama.html

e品小说网 玫瑰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战神小说网书虫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