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大军出雁门后,很快就被匈奴的侦骑盯上了。二十万大军行军,行迹根本无法影藏,王离索性就大张旗鼓的进军。

秦军的战略意图很明显,就是自北向东横插过去,切断正在围攻上谷、渔阳等地匈奴主力部队的退路。头曼在发现了秦军主力部队的踪迹后,迅速集结了大军,迎了上来。

出雁门后五日后,在沃洱河河畔,两只大军的先锋遭遇了。混战一场,互有死伤,各自引兵退却,第二日,双方的主力便碰上了。

匈奴虽有四十万部众,人数足足是秦军的二倍,可精锐程度却远远低于装备精良且身经百战的秦军。草原上的汉子虽然上马即为战士,娴熟弓马骑射,可对上训练有素的北军,就像是一群乌合之众。

试探性的交战数次,一连三日,匈奴皆是败退,折损了二万多人,而北军伤亡不足五千。当匈奴的贵人们发现秦军仍然是以前那支令人恐怖的秦军,而并非像传闻般人心浮动士气低迷,便纷纷胆颤。当初在头曼城许下的豪言壮语也选择性的遗忘,任头曼怎么催促也不敢再冲撞秦军的军阵。

头曼见诸部已经心生畏惧,也无可奈何,只得避免与秦军决战。听取了燕复的建议,如牛皮糖一般紧紧的缠着秦军,秦军若进,则避其锋芒撤退,若退则远远跟随,伺机趁其不备攻击。

如此战术下,秦军接连几日都吃了些小亏,苏角便献上一计。大军佯装撤退,却在月黑之夜三万精骑悄悄离去,匈奴大军却没有发现秦军的异常,照旧紧紧跟随。

待三日后秦军的精骑突然从匈奴背后杀出,秦军中军主力趁机反击。匈奴军中一时大乱,幸好右翼的左贤王冒顿部及时回援,拼死向秦军发起了反冲锋,阻挡住了秦军的攻势,头曼的中军才得以脱身。

经此役后,匈奴大军再也不敢和秦军正面交战,而是远远的避开遁走。王离则率军继续北行,企图找寻匈奴人的主力。

可王离却忽略点一点,匈奴人生活在这片草原上数百年,对这里的熟悉了解远远超过秦人,况且秦人又是步骑混杂,行军速度自然不及来去如风的匈奴骑兵。

王离的想法是找到匈奴人的主力后逼其决战,然后毕其功于一役,可头曼却已经心生惧意,自然避开和秦军决战。这样秦军孤悬在长城外已经月余,却始终找寻不到匈奴人的主力,苏角和涉涧都建议大军先撤回,待明天开春再战。王离却固执己见,坚持暂不回撤,继续向北找寻匈奴人的主力大军。

******

草原上一处小河旁,一队千余人的秦军铁骑正飞驰而过,一马当先的韩信紧握着马缰,却有些心不在焉。

既然找寻不到匈奴的主力,王离便让整个大军的阵型展开成雁字,自南向北缓缓前进。两翼的周围一队队骑兵四处搜寻,两队之间相隔不足百里,一旦发现匈奴人的踪迹,则狼烟预警,大军迅速集结迎战。

韩信所部正属于侦骑的一只,沿着河畔向西搜索。

这一月来韩信并没有什么大的战功,只是听从指挥中规中矩的打了几场小仗。虽无损伤,可也没有什么斩获。原本以为这次秦匈大战会是自己崭露头角的一次机会,却落得的表现平平,韩信心中不由有些失望。

既然强求不来,索性也就不去想了。

韩信见日头正高,队伍间人马皆有了些疲倦之色,便下令在一处小树林处休息片刻。

喂完了白马,韩信从禳出掏出了肉干,就着水袋慢慢的咀嚼着,眼神若有所思。

距离上次交战已经过去了十三天,匈奴人的主力却仍然不见踪影,只是小股的骑兵在秦军周围活动,待秦军大队骑兵冲上去便掉头就跑。看来匈奴人学乖了,懂得利用他们在草原上的优势,而不是和秦军硬碰硬的自找苦头。

自雁门出塞已有一月之余,本来驱逐匈奴的目的已经达到,又接连取得几场胜利,秦军早已可以班师回营。可王离仍然固执己见,坚持继续北行寻找匈奴人的主力。

其实王离的心思不难猜测,他这次声势浩大的北征,甚至不惜和咸阳方面撕破脸皮,就是为了一战定其功,取得和蒙恬四年前一样的盖世之功,这样才能在军中取得巨大的威望,真正取代蒙恬。

可是已经十月,天色渐渐转冷,北军出塞时并没有准备冬装,一旦大雪降临,那二十万大军面临的就是灭顶之灾。

韩信抬头看了看已经凋零殆尽的树枝,心想最多一月,王离就会被迫班师回营的。

叹了口气,看来这次真的要无功而返了。


页面连接:http://www.stokercon2017.com/view_0_jmvja/vajawv4w.html

e品小说网 玫瑰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烟雨红尘小说网万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