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style_tp();

toolbar);

永历十一年三月二十三,零丁洋畔的南洋天妃庙,从咨议局投票确定了褒封的请旨开始,经过了长达数月的修缮和扩建工作,在前不久总算是大致完成了主体的扩建工作。

按照整体的设计思路,建筑群仍旧矗立于大角山南麓,山上郁郁葱葱,绿意盎然,原本的林木少有破坏不说,更是设法从他地移植了一些树木过来,将建筑群环抱于大自然之中。

宫殿的样式是照搬湄洲妈祖庙修建的,那里是妈祖的家乡,那座妈祖庙亦是全世界妈祖庙的祖庙,故而如此。

为了确保工程的有效展开,陈凯特意从福建请了负责维护、修缮湄洲妈祖庙的工匠与广东的工匠协作。至此时,笔直、高大的承柱插入精雕细刻的柱础之中,将巨大的梁木支撑起来。中式的梁柱结构,青砖红瓦,显得庄严肃穆。

建筑群主要由献殿、正殿和寝殿构成。三殿之前,是为山门,门内殿堂里供奉着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塑像,分别侍立于两侧,因为民间传说他们被天后收复,成为给渔民预报海浪风涛信息的神灵。

山门再往前就是牌坊,上书着的却并非是原本的天妃庙,而是直接写着南沙天后宫这五个金灿灿的大字。

字,自然是位尊巡抚且作为营造的提议和主导者的陈凯亲笔,可是花了好久才练好这五个字的,光是临摹用的纸张就不知道用了多少。如今看来,倒是功夫不负苦心人,写得确实颇有气魄,彰显了天后宫的气势恢弘。

不过,自家知道自家事,除了这五个字以外,其他的字写起来依旧没有太大的长进,书法水平的提升也仅限于这五个字而已。

“估摸着下一步得到提升的就是名讳了。”

陈凯如是想来,带着一众前来参拜的人员已经在牌坊前的广场上等候吉时了。今天正是一年一度的妈祖诞辰,只是不似往年那般,要不官府组织,要不民间的士绅、商贾牵头,此时此刻的广场上已经被广东的文武官员以及咨议局的议员们所占据,闻讯而来的其他士绅、商贾和百姓们则只能在更外围等候。

计划中的建筑群尚未彻底完成,这几个月的时间,陈凯调集了大量的工匠和民夫,加班加点,才强强的完成了三大殿、山门、牌坊、钟鼓楼、碑亭的营造,以及对广场的扩建和平整。

如此大规模的营造,势必会有劳民伤财之嫌。但是,而今之广东却无有任何一人发出质疑和不满,有的只是不断的有商贾、士绅乃至是文官武将们要捐献财物以供营造之用。

这,并非是陈凯的权利所致,逼迫得旁人不得不如此。说来,还是妈祖信仰在中国沿海地区的盛行,尤其是文武官员和议员们,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来自于广东、福建这样的身份,有数并非这两省人物,如曹从龙那般也多是出身江浙,与大海打交道甚多,可以说是人人都信奉妈祖的。信仰深入人心,如今褒封得到了天子的批准,扩建自然是理所当然。

银子,捐献自然是少不了的,广东官场自陈凯以下的文武官员和议员们捐献了大量的银钱,外加上士绅、商贾们的捐款,数量颇为巨大。只是他们没过多久就一个个的尽数被郑成功比了下去。

褒封之议以及营造天后宫的事情,陈凯是专门写信给郑成功的,郑成功对于咨议局并没有任何表示,但是对褒封之议和营造天后宫却是非常赞赏,并且直接拿出了两万两白银出来,并且带动了包括郑泰、洪旭、陈豹等大批文武官员捐款。山门侧的碑亭那里有一块捐款的碑文,正文以下的名录之中,最上首的就是捐款最多的郑成功,其次才是第二多的陈凯,以及广东、福建两省的大批文武官员、议员和士绅、商贾们的名讳和捐献数额。

银钱是不用担忧的,郑氏集团本就是靠海吃饭,哪怕是这些银钱还不够的话,只要一句话,郑成功那里是不会有一秒钟的犹豫的。

除此之外,所需的名贵石料、木料以及其他材料,陈凯没打算去真的给百姓造成负担,干脆少什么就直接从平南王府和靖南王府那里拆,反正他们那里也都是民脂民膏,陈凯拆得是心安理得。想必,妈祖娘娘也不会愿意真的去给百姓造成负担,那并不符合她的仁慈。

这期间,倒是那些咨议局的议员们纷纷表示,咨议局的办公场所乃是用靖南王府的土地和建筑修建的,于他们而言,那里用什么材料也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但是天后宫的建筑材料一定要最好的,这是绝对没有半点儿商量余地的事情!

这件事情,果不其然的在广州城里传开了,本地百姓们纷纷赞许咨议局的议员们所言乃是为国为民,至于那些渔民、海商们更是对议员们顶礼膜拜,咨议局的存在也迅速的在本地百姓心中得到了巩固。

咨议局的议员是参与投票褒封的,他们自然有资格与本省的文武官员们一起参拜。在广场上等候良久,越来越多的大小船只赶到,所载着的商贾、百姓们也纷纷带着各自的贡品神色匆匆的赶到,见得吉时未到才不由得松了口大气。

良久之后,吉时已到,陈凯行了礼数便带领着文武官员和议员们拾阶而上,郑重其事的穿过了牌坊,并且向山门的千里眼、顺风耳送上了贡品,祈求他们继续为百姓预报海浪风涛。

山门的两侧是钟鼓楼和碑亭,钟鼓楼里此间已经钟鼓齐鸣,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而那碑亭里,矗立着的也并不仅仅是捐款营造的石碑,明成祖的“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碑”以及郑和的“天妃灵应之记”二碑分立其中,碑文记述了明三宝太监郑和屡受天妃庇佑,完成七下西洋壮举的经历。

除此之外,还有一块“天后护国庇民之碑”,碑文上记载着的则是陈凯义救广州和江门之战前向天后祈求,结果两次都是最关键的时刻出现了改写战局的转机。一次是陈奇策的水师赶到珠江战场,与广州义勇合力歼灭清军水师;一次则是江门之战,明军势褪之际,陈凯突然出现在了北线,从而奠定了胜利——这,亦是天后庇佑明军、百姓的实证。

过了山门,即是献殿。献殿里面供奉着官服天后立像,另外还有四海龙王执圭在两旁站班,显示出天后作为海上女神的领导地位。

仍旧是在此献上了贡品,但正式的祭拜活动却是在正殿举行。于是乎,很快的这一众人便穿过了献殿,直入到正殿之中。那里,正是南沙天后宫的中心,陈凯踏入大殿,目光所及之处,木雕神龛中,供奉着香樟木雕,贴金的官服天后坐像,待到众人尽皆入殿,司仪的官员确定了吉时,陈凯便大步向前,径直拜倒在了这位神祗面前。

“永历四年冬月,鞑虏屠戮广州百姓,信男曾在此伏请天后娘娘庇佑舰队掩护百姓撤离;永历八年腊月,王师与鞑虏决战于新会县境,信男亦曾到此请求天后娘娘庇佑王师击败鞑虏,并向天后娘娘许以功成之日,自当向天子奏请,加天妃娘娘尊号,以彰显天妃娘娘之功德之事。”

“今,经广东咨议局的百姓代表投票,一致通过,信男向天子奏请,亦请来了天子的批准。故扩建原南沙天妃庙为南沙天后宫,至此诞辰,特行祭拜。”

言及至此,陈凯起身接过诏书,亲手供奉于贡品之中,旋即重新退回原位。诏书是已经在之前的天妃庙宣读过的,“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后”,比之两百五十八年前的褒封仅仅是改了一字而已,但是完成了天妃到天后的过度。这一次是褒封过后的第一次诞辰,外加上主体建筑扩建的大致完成,意义非凡,是故陈凯直接将诏书献上,日后也是要存放在天后宫之中的。

叩拜,是陈凯带头进行,随行的文官武将,从平夷侯周鹤芝、左提督柯宸枢这双水陆武将大员以下,能够到此的武将是一边,以布政使王江、按察使曹从龙为首的文官又是一众。而那些议员们,由陈凯安排也并没有与文官武将们分庭抗礼的在另外一边,而是位列其后,不过这也并不妨碍他们有模有样的行叩拜大礼。

祭祀活动讲究一个礼数周全,以此向神祗表示尊崇。这也是地方官的主要工作之一,因为从封建社会的理论上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地方官作为天子权威的延伸和面向基层的代表,按道理也是应该进行这样的祭祀活动的。毕竟,君权神授,天子对神祗的敬意亦是对自身合法性的加持,不光是地方官,就算是天子每年也都要举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

如果说,封建社会是自上而下的实现统治的合法性,那么咨议局的议员既然理论上是要从百姓中选举而出,那么权利就是自下而上出现的。比之君权神授,陈凯的思路是行政当局保留执法权、让度立法权与咨议局、由此换取合法性。如此一来,这双方便恰恰是相反的。

不过,现在还只是一个开始,从咨议局的议员上本身就还是从陈凯挑选过的人选中进行选举产生的。他并不打算那么快的步入民选阶段,因为他首要做的该是让制度深入人心,而非一蹴而就。于此间,陈凯以议员代表广东广大百姓投票而有褒封的实现为由,议员得以登堂入

g0828();


页面连接:http://www.stokercon2017.com/view_0_nem44/vejaaawe.html

e品小说网 玫瑰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正经小说网叔叔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