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style_tp();

toolbar);

陈恭尹是岭南三忠之一的陈邦彦的儿子,当年岭南三忠抗清战败,陈家只活了他一个人而已,可以说是全家罹难。这些年,为报家仇国恨,陈恭尹奔走于南直隶、浙江、福建等地联络义军,谋求起事。在原本的历史上,他这一年本该是去投奔永历朝廷的,未遇,才回了广东,在增城县定居。如今,却是由于广东光复,以及咨议局的设立,使得他先期回了广东。

回到广东,先行回乡祭祀。他是顺德县龙山镇人士,世代居住于此,然而这一次回乡,山山水水的倒还是历历在目,可是那些岸边的水力工坊、原本是为稻田的桑树林,以及镇上染坊排出来的污水,却让他在一时间差点儿以为是走错地方了。

陈邦彦是抗清英雄,祭祀的事情顺德县衙那边出了不少力气。等到祭拜完毕了,陈恭尹便启程赶往广州,一来是访友,二来则是要向陈凯当面致谢,感谢陈凯特别吩咐了顺德县衙为陈邦彦修墓祭奠,感谢陈凯在顺德丝织工坊大肆兼并顺德县土地的风潮之下出言保全了陈家的土地。

“岩野公是为抗击虏师的英烈,这些,都是本官应该做的。”

谦逊了一番,陈凯便提及了当年的旧事,回忆起当初陈邦彦、张家玉、陈子壮他们在广州起兵抗清的旧事,提起了那时他在潮州的奋斗,直言岭南三忠的浴血奋战不光是将虏师席卷两广的风头遏止了下来,同样也吸引了广东清军的注意力,如此他和郑成功才能有那样的大好良机收复潮州全境云云。

“国家民族沦落致斯,未有牺牲,便不会有未来。而后来人,更当以万分之努力,乃至是牺牲,以换来国家民族的光明未来,如此才能慰藉牺牲者的付出。”

“陈抚军所言极是。”

陈凯侃侃而谈,陈恭尹则应对自如。对于此人,陈凯是事先有所了解的,无论才具如何,陈邦彦的仅存下来的儿子,按照封建道德,他作为广东一省的父母官,也应该给予一定的照顾。这,就算是在后世,照顾烈士子女也是官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同样的道理。

“我知元孝已有天子授予的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的世职,但是汉家天下正是用人之际,广东更是百废待兴,急需元孝这样的人才。此去云南,千里迢迢,在路上耗费时间过多,本官以为不如留在广东造福乡梓。尤其是在近期,广东亦是将要再度出兵收复失地,元孝还当勉为其难。”

一番畅谈过后,陈恭尹欣然接受了陈凯的任命,只待休整数日便往广东按察使司衙门供职。至于此人能够有多大的才华,他反倒是并不在意——其父是慷慨殉国的陈邦彦,光凭着这一点,陈凯能够将其留在广东为其效力,对于本省和外省的士大夫们而言就是一种态度。就像是当年他初上南澳岛,郑成功同样是抱着千金市马骨的心思,他此后的成就反倒是附加产值。

天地会如今在广东风头正盛,这是显而易见的。不过,陈凯并不打算就此得过且过了,对于拉拢士心,他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因为他很清楚他该当如何才能将天地会继续做大做强。

前后两次大会都已经宣告结束多时,但是他每天仍旧需要接见为数众多的地方人士。这里面不仅限于与会人员,更有不少其他地方赶来的,比如南赣、江西的代表,比如福建士绅的使者,再比如广东本省一些尚未纳入广东巡抚衙门节制的所在,各自怀揣着不同的心思,来到此处,为的自然也是那利益二字。

“只要有利可图,他们才会有更大的动力,而我则需要引导他们为我所用罢了。”

笑意在面容浮现,陈凯站起身来,伸展了一番身体,借此稍加缓解了久坐的疲惫,随即便叫来了负责接待事务的官员。

“下午该轮到谁了?”

“回抚军老大人的话,按照递上帖子的顺序,下面该是一些从新宁县和阳江县过来的士绅和商贾。”躬身行礼,无需看过名册,官员便可将性命、身份倒背如流。

新宁县和阳江县分属广州和肇庆两府,虽说是有陆路相连,但是行政区域有别,按道理是不会轻易凑到一起的。然而,如今这两地却有着一个共同点,而这个共同点则正是他们一起到广州来求见陈凯的原因所在。

“哦,一群上访群众啊。”

上访群众是个什么意思,官员不太明白,不过他也不会多嘴去问,只是等待着陈凯的决定。是接见,还是押后,陈凯自有陈凯的决断,能够常年在衙门供职的,他是最分得清楚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的。

“那就让他们下午来见我,民意还是要的。”

………………

“民意?什么民意,陈凯这次就是冲着本官,冲着朝廷来的!”

陈凯批准了广东咨议局关于解除疍民不得登岸谋生的禁令,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在珠江上讨生活的疍民。

疍民世代居住在船上,生产、生活皆系于此,这无疑会造成很多的不便。但是,即便是在共和国时代彻底解决了疍民的历史问题,这个群体也仍旧是以渔业、航运业为生,只是生活区域转移到了案上而已。

政令下达,对于珠江上的疍民而言,无非就是以后可以上岸了,仅此而已。除此之外,他们仍旧是该做什么做什么,并没有什么两样。而随着消息的传播开来,当高廉雷琼四府巡抚张孝起得到消息时,粤西南的疍民们还无从得知这一善政。但是,端坐于高州城中的他,对于这份看似与其完全无关的政令却是勃然大怒,将刚刚回来的海北道周腾凤着实吓了一跳。

“抚军?”

“你且看看这份急报吧。”

将常驻广州城的习作发来的急报前推到了书案的另一侧,重新倚在太师椅上,张孝起的鼻孔粗重的呼吸充耳可闻。

张孝起显然是气极了,周腾凤眼见于此,亦是连忙上前抄起了急报,也顾不得重新落座了,就站在那里一字不落的看了起来。而这一段文字看过了,他亦是立刻就反应了过来,陈凯的醉翁之意到底是在何处。

“他要借疍民的事情插手合浦珠买卖,可那是贡品啊!”

合浦珠细腻凝重,光润晶莹,浑圆剔透,平滑多彩,更兼极具药用价值,故而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曾有“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之语。

这并非是作为本省人士的自夸之言,后世日不落帝国的英女王的王冠之上便有一颗拇指大的合浦珠。而在中国,合浦珠入供大内更是始于秦始皇,暴秦开疆百越,便有设珠官。而后历朝,无论是大一统的帝国,还是偏居一隅的割据势力,合浦珠的采集都没有停止过,无非是对商民百姓的驰禁之别罢了。

到了明时,合浦采珠达到了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廉州江两岸街道灯火通明,江面帆船来往如鲫。时人李会的《廉州纪迹》有云:“明时廉州江面两岸舴艋艅艎,帆樯如织,吩呶喧号,昼夜不断,商贾辐辏,人烟稠密。”这是明代廉州珠市的盛况。

然而,经济极盛一时的代价却是过度采珠带来的产量锐减,历史上合浦珠贝的第三次和第四次大迁徙都是发生在明朝,以至于到了今时今日,合浦珠的产量早已不能与全盛时同日而语了。

但是,如今的合浦珠生产除了照例的进贡之外,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却是用于高廉雷琼四府巡抚的抚标营的一应开支,同时也是对财政的补贴。即便是少了许多,可总比没有要强。而合浦珠的采集须得珠民潜入珠池,乃至是深海,在那个没有潜水装置的时代,同时还需要面对海中的鲨鱼,可谓是危险非常。这样的活计,其实际上便多是疍民在做。

如此,陈凯批准咨议局的提议,既然不可能收到人力补充的实际效果,那么就显然是在为向他们发难所做的预热了!

身在局中,他们感受得最是清晰。张孝起怒火中烧,周腾凤亦是不免愤愤不平,尤其是联想到陈凯其实代表的是藩镇的势力,如此计算他们这些正统的朝廷臣子,那显然就是在对朝廷发难。无论是在当下这样的局势,还是曾经的承平年代,这都是无法容忍的,也不容有丝毫妥协。

“抚军,难不成陈凯还能带兵杀过来不成,他总不至于把这最后一层也撕破了吧。”

借张孝起违逆咨议局所代表的“民意”,趁势攻入粤西南,这是他们在第一时间就可以想象到的可能。但是,一旦兵戎相见,朝廷和藩镇之间的窗户纸破了,所带来的后续影响显然不是一个粤西南,或是一个合浦珠所能够承担的代价。

他们有消息渠道,听说过似乎粤西南有些武将眼热陈凯在广东的改革成果,暗地里组织河盗去强掠顺德丝绸,而陈凯对此不光是放着现成的借口不肯顺势扩张,反而只是在本地进剿,显然还是有所顾忌的。

既然在那件事情上有所顾忌,那么显然也不太可能在粤西南大动干戈。那么绕这个弯子,却又意在何处呢?

周腾凤的言下之意,张孝起当然明白。郑氏集团和粤西文官集团之间向来不睦,但也从没有

g0828();


页面连接:http://www.stokercon2017.com/view_0_nem44/vejaac4v.html

e品小说网 玫瑰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烟雨红尘小说网趣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